首页 » 品智新闻 » 正文

融合欧洲医改经验,探索华夏创新之路

——热烈庆祝德奥品质CVP医院管理HEMBA
第二模块“医院战略规划及转型”圆满结束

6月25日—6月28日,德奥品智为期四天的HEMBA第二模块的课程在上海西郊宾馆圆满结束,阴霾的梅雨季节并没有挡住学员们求知的热情,学员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来自上海、江苏、北京、浙江的学员们都准时到位,全程封闭式学完了该模块所有的课程。

德奥品智医院管理HEMBA第二模块的“医院战略规划及转型”课程本着融合、创新、提升、责任的办学理念,立足当前医疗卫生改革的大潮,在公立医院尚未完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科学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的状态下。 很多医院普遍存在追求床位规模, 竞相购置大型设备,忽视医院内部机制建设等粗放式发展的问题。 有些公立医院规模扩张过快, 部分医院单体规模过大, 推高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也挤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办医院的发展空间。

站在政策制定者的层面, 建立合理的分级诊疗体系和科学的医疗保险偿付体系, 是改变医疗市场两难处境的必然解法。 面对这一切, 医院监管方、管理者、投资者必须要对医院战略规划有深入的理解。

此次德奥品质CVP医院管理H-EMBA课程的第二个模块, 将重点讲述医院战略发展方向的制定。

课程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设定:
1、如何分析医院的实际情况, 并务实地制定医院发展的使命、愿景、目标和战略实施方法?
2、如何分析医疗卫生市场中的利益相关者及持股者,如患病、员工、社会力量、政府及监管机构、投资方、供应商等,以制定多方一致的战略方向及发展目标等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 医院战略管理
  • 战略管理流程
  • 医疗卫生市场中的利益相关者及持股者
  • 医院市场上的竞争
  • 战略制定
  • 战略实施及评估

这次授课将采用理论与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使用“战略平衡计分卡” 为模型, 深入分析德国及中国的医院战略发展实例,系统领会医院战略规划中的核心奥秘。

整个第二模块学习的目标是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员将真实体验战略管理技巧的精髓,具备国际先进的战略规划能力,能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课程开设的第一天,由德国的夏理特大学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格里尼先生介绍了夏理特大学医学中心的发展历程,然后从三个方面:1、夏理特大学合并后我们面临怎样的问题?2、夏理特大学医学院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法?3、夏理特大学医学院获得的成果是什么?然后与学员们分享、探讨中国医院的改革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夏理特医院是世界上最好的医院之一, 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数十年前, 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医疗体制也曾面临繁琐低效, 迫使其毅然走上大刀阔斧的医改之路。经历了十年的阵痛, 它们冲破禁锢, 务实创新,最终破茧而出, 以政府和社会两个车轮, 构建出成熟高效的医疗运作体系 。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医院的管理者尤其是民营医院的管理者学习借鉴。

当天下午德国柏林经济法律大学教授、博士布莱因林格-奥莱利教授,讲了管理的科学。他说管理作为一种职能,包括规划、组织和管控三部分,规划的作用是决定目标;组织的作用是创建行动;管控的作用是实际操作和目标比对。而企业战略则从规划层面、企业政策、战略规划、战略管理几个方面来阐述,重点讲述了明兹伯格企业战略四个象限的含义。

这次学员们都对布莱因林格-奥莱利教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满脸胡子不苟言笑的他,在课堂上不时发出孩子般纯真的笑声,让本来沉闷的管理课程变得轻松愉快,这也许就是好老师的特质。

第二天仍然是布莱因林格-奥莱利教授上课,他用自己特有的笑声和方式,声情并茂地向学员们讲述了医院管理战略规划制定步骤的元素及顺序。其中详细讲述了战略规划流程的主要元素及模式图、战略分析(SWOT),战略选择及甄选、总体目标及价值观分析、战略执行、战略控制。

布莱因林格-奥莱利教授和帕特里克.格里尼先生还给学员们传授了医院管理需要的六类工具,它们分别是:一、目标体系;二、规划体系;三、控制体系;四、沟通交流体系;五、质量管理体系;六、战略平衡计分卡。

尽管外面大雨磅礴,但教室内却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学员们正热烈地讨论着被誉为全球“全能医疗大管家”的奥美德医疗集团的案例。

奥美德之所以成为医疗领域的领先者,主要是因为奥美德集团在项目计划、施工及对复杂医疗设施管理中所提供的完善的价值链管理。

奥美德的业务范围从健康旅游、疾病预防、护理及治疗再到康复和老年人护理等方面都提供了相应的配套设施,专业建议、项目管理及工程融资等,形成完善的价值链,帮助国际合作伙伴和国际项目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宝贵的经验在德奥品智的课上都被悉数获取,对于医院的管理者来说,还有什么比得到这些经验更有价值的呢?

课程快结束时,有个激动人心的亮点就是“个人领导力风格测试”这个测试就像一个小游戏,学员们相互谈论乐此不疲,课堂气氛活跃而轻松。

第三天的课程在德国老师布因林格-奥莱利教授孩童般的笑声中拉开序幕,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早晨的课程除了前一天因“个人领导力风格测试”兴奋的余温外,大家很快进入情景研讨会,将案例研究与理论相结合,学员们很容易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具体工作中。

这一天,布因林格-奥莱利教授讲了一堂“将医疗卫生领域的竞争作为一种监管框架”的课程,他指出“医疗卫生领域的竞争正在帮助整个系统改进,这些竞争包括:保险商之间的竞争、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间的竞争、医疗保险商和医疗服务提供者-住院医师和医院间的竞争”。紧接着爱心保险公司的负责人潘铧钢先生将自己在保险公司多年的经验与大家做了分享,并将其公司案例贡献给两位德国老师,作为课堂案例。

最后一天是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教授的开篇讲座《上海儿科医院战略管理案例》,黄院长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接地气的比喻不时引起课堂的阵阵笑声。颇具儒将之风的黄院长运用我国的国粹孙子兵法,来阐述医院管理,让他的管理方法契合了中国人的心理定势,更加适合中国医院院长们借鉴和学习。

学员分享部分是枫海资本首席执行官方瑛女士的演讲《PPP模式在中国医疗市场的应用及案例》,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大家对PPP模式各抒己见,尤其是民营医院的院长们,纷纷加入讨论。方瑛女士对大家的提问一一回复,导致课堂一再延时。随后卫计委医改办的高广文处长与大家分享了目前的医改政策,中西碰撞、各抒己见,课堂又一次活跃起来。

下午的发证过程,是第二模块所有课程的高潮部分,学员们经过这四天的努力学习,终于盼来了收获季。学员们按着顺序依次从德国老师布莱因林格-奥莱利教授和帕特里克.格里尼先生接过绑着红丝带的结业证书,微笑迎接着第三个模块《医院领导力实践》的课程。[:]